生意社:供应收缩支撑 三聚氰胺市场稳中波动
扫一扫,直接在手机上打开
三聚氰胺市场在供应收紧的支撑下,确实出现了止跌反涨的态势。截至9月2日,生意社三聚氰胺基准价为5675.00元/吨,与本月初(5662.50元/吨)相比,上涨了0.22%。
一、价格走势:
8月份三聚氰胺价格走势可谓一波三折。7月国内三聚氰胺市场涨跌不一。
上旬:市场延续了7月份的弱势,价格一度承压。
中旬:迎来了一波明显的反弹。这主要得益于供应端的急剧收缩: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,四川、安徽等主产区装置被动降负,行业整体负荷率一度回落至四成左右(8月中旬数据)。供应紧张导致市场库存持续低位运行,部分厂家采取控量接单策略,推动价格顺势上行。
下旬至今:市场情绪趋于谨慎,价格进入稳中整理阶段。随着部分检修装置重启,产能利用率从低点显著回升(截至8月28日,产能利用率回升至58.5%),供应增加缓解了之前的紧张局面。同时,需求端未出现强劲复苏,导致价格缺乏持续上涨动力,整体趋于稳定。
二、供应端:
8月份三聚氰胺市场行情的变化主要受供应端变化主导。月中行业开工率一度骤降至44.32%(近三年最低水平),日产量大幅减少超30%。这是推动价格止跌反涨的最核心因素。随后,随着部分检修装置计划重启,产能利用率低位回升,供应端对价格的支撑力度有所减弱。
三、需求端:
需求端并未为价格提供强劲的上涨动力:
内需方面:主要的下游板材行业虽然需求略有回暖,但仍受到房地产行业低迷的制约,整体复苏力度有限。
外贸方面:出口市场表现平淡,新增订单有限。尽管1-5月出口量累计26.31万吨,同比微增0.34%,但国际关税政策的调整也影响了出口。
下游采购多保持谨慎,以按需采购为主。
四、成本端:
原料尿素价格走弱:作为三聚氰胺的核心原料,尿素价格在整个8月份整体呈现下行趋势。截至9月2日,生意社尿素基准价为1707.50元/吨,与本月初(1712.50元/吨)相比,下降了0.29%。尿素价格的下跌削弱了对三聚氰胺的成本支撑。
尽管原料价格下跌,但三聚氰胺价格反弹力度有限,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。截至8月28日,生产利润率为-1.38%,虽然较前一周的-1.40%略有收窄,但并未根本改善。企业的经营压力依然较大。
五、未来展望
对于9月份的三聚氰胺市场,预计将呈现稳中偏弱、震荡整理的格局:
供应端:产能利用率预计将继续小幅回升。若开工率持续恢复,市场供应将增加,这可能对价格形成压制。
需求端:“金九银十”的传统消费旺季是市场最大的期待。若下游板材等行业需求能如期放量,将成为推动价格上行的关键动力。反之,若需求复苏不及预期,市场将难以摆脱疲软态势。
成本端:尿素价格预计将在窄幅区间内维持震荡格局,对三聚氰胺的成本影响可能相对中性。
综上所述,8月份三聚氰胺市场在供应超预期收紧的主导下实现了止跌反涨。但随着供应的逐步恢复和需求端的平淡表现,市场上涨动力减弱,转而进入稳中整理的阶段。对于9月份,市场能否走出盘整格局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“金九银十”传统旺季带来的需求增量能否如期而至。若需求能有效释放,价格有望获得新的上行动力;若需求持续疲软,市场将难以摆脱弱势震荡的态势。